蘋果綠了!
圖片來源:www.google.com
日經中文網刊載蘋果將減產最新款的iPhone,預計2016年1~3月的產量將比計劃減少30﹪左右,4月份以後才有機會回復之前的生產水準。
資料來源:日經中文網
消息一出可嚇壞持有蘋果相關概念股,加上新的一年頭一個交易日就先來個震撼彈﹣下跌223點,後來的幾天也没有過好臉色,於是大立光在今天再補一槍,直接打到跌停,這檔具指標性的股王打到跌停,當然有其意義,因為有能力持有這檔股票的人絕非等閒之輩,能投資一張200多萬元的股票投資人,會選在今天不計價的砍出,其背後所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?這才是大家所害怕的,是因為選舉倒數不能再公佈民調,所以國民黨政府沒有必要護盤了?還是大戶害怕選舉的變數,先行下車抽回資金?時間巧合不免有所聯想。當然本質上,蘋果供應鍊一定是出了問題,才會選擇對蘋果相關概念股開槍。
蘋果到底出了什麼事?為什麼股價軟趴趴?是因為股價持續下跌,媒體找題材說明此一現象?還是蘋果真的有問題,所以股價一直跌?
圖片來源:www.yahoo.com.tw
過去幾年蘋果產品有如精品包包LV一樣受到追捧,每推出一樣新產品或手機,總有一堆蘋果迷們通宵排隊,為了搶頭香一睹iPhone的風釆,一代一代的推出未曾有人懷疑它的魅力,直到HTC、三星推出新手機,螢幕比iPhone大、功能不輸iPhone、價格比iPhone價宜,蘋果的地位開始有些許的動搖,但庫克仍繼續吹捧蘋果的業績完全不受影響,甚至從股票著手,把它一分為二,讓喜歡蘋果手機的人也可以去買蘋果的股票,之後的一段時間蘋果股價真的不負眾望,帶領著美股往前衝,大家就真認為蘋果的業續真的沒問題,然而事實是蘋果被迫重新思考新的走向,巿場原以為蘋果會有殺手級的應用跑出來,但庫克最後告訴大家的是:我們也要擴大手機螢幕了!叫蘋果迷們大失所望,當然接下的iPhone6就不可能有亮眼的業績了,不過蘋果的股票卻沒有跟著連動修正,因為執行長庫克想出了「歐美中同步上巿」的假象,過往在中國銷售至少會晚一至三個月,但為了創造出漂亮的首發業績,他讓中國加入合併計算,以至於開賣一個星期營業額就創新,這樣股價才得以繼續處於高峰狀態。
圖片來源:日經中文網
但撥開內層仔細端看,才發現原來每一個地區蘋果的銷售量一直再下滑中,從上圖中我們得知,中國至2013年達高峰後就開始往下走。蘋果若再不有新的創舉,所有的假象都會被戳破,今日的股價表現和新聞的議題,只是冰山一角,是將過去沒有說出的真象浮上檯面,未來連結的供應鍊如何退場,這才是大問題。台灣過去的兩大經濟政策,一是傾中、一是傾蘋果,這兩大支柱沒有一個在未來一年內可以看到亮點的,無怪乎台灣今年的經濟令人堪慮!